2025年4月至8月,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以“十五同心·党群共融”为主题,常态化开展月度便民服务活动。依托新华街集群党群服务中心与社工站的深度联动,当地构建起“党群主导、社工运作、多方参与”的基层服务新模式,推动资源下沉、服务落地,切实提升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归属感。

党建引领+社工赋能,打造闭环服务机制

新华街党工委积极响应国家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号召,以集群党群服务中心为区域党建与服务枢纽,联动社工站等专业力量,整合辖区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多元资源,形成“资源整合—服务输出—反馈优化”的闭环运行机制。目前,该街已固定每月15日开展便民服务,逐步培育成特色服务品牌,实现党群服务与居民需求“零距离”对接。

多元服务精准触达,民生需求“一站式”响应

“十五同心”便民服务围绕“健康护航、生活便利、文明共建、邻里互助”四大维度,设置健康检测、政策咨询、义剪维修、文化体验、爱心义卖等多类服务摊位,精准覆盖长者、青少年、低收入家庭等重点群体需求。其中,健康服务区提供义诊、慢性病监测及健康科普;生活便利区涵盖义剪、磨刀、洗锅、小电器维修等便民项目;文明宣传区开展垃圾分类、禁毒防骗等政策宣讲;邻里共享角则通过义卖、文化展示及志愿者招募,进一步增强社区凝聚力。

服务成效显著,模式可复制推广

自活动推行以来,“十五同心”便民服务已成功举办4场,单场服务超300人次,居民满意度持续稳定在90%以上。通过持续优化资源整合与运行机制,新华街集群党群服务中心及社工站已建立包含医院、企业、社会组织等10余家单位的“服务合伙人”资源库,逐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服务“集群模式”。这一模式不仅有效填补日常公共服务盲点,更推动社区服务从“被动响应”向“主动供给”转变,增强了社区自我“造血”能力。

党群社工联动,助困难家庭重燃生活希望

精神残疾青年小陈一家的转变,是该联动机制的生动实践。在新华街集群党群服务中心及社工站的共同帮扶下,小陈家庭逐步走出困境——通过链接企业资源、协助申请政策补助、提供心理疏导与康复服务,再加上志愿者定期陪伴,小陈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升;其父亲也通过技能培训成功就业,家庭生活重回正轨。

据悉,新华街通过“党群+社工”联动机制,既做实了便民服务,也做活了社区治理,初步形成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服务惠民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下一步,新华街集群党群服务中心与社工站将继续深化“十五同心”品牌建设,进一步拓展服务内涵与覆盖范围,力争打造更具辨识度、更可持续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标杆。

撰文:李嘉益

通讯员 叶海茂

【作者】 李嘉益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