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国际卵巢癌日”,今天,由上海市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产科、上海市妇科肿瘤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的第十三届“国际卵巢癌日”妇科肿瘤义诊及科普活动在仁济医院东院门诊大厅举行。医学专家表示,卵巢癌之所以“凶”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包括早期难发现、发现时往往已是晚期,精准预防手段又比较缺乏。

“最近我的体重下降,但腰围增加了,下腹和盆腔总是隐隐作痛。我们家有卵巢癌家族史,我很担心是不是卵巢癌。”张阿姨神色紧张。

“这些是比较典型的卵巢癌早期征兆,建议现场做个检测,再找医生诊断下。”上海市妇科肿瘤重点实验室主任、仁济医院首席专家狄文还提醒,出现的这些身体异常信号一定要引起警惕。尤其是50岁至79岁的女性,有家族史、基因突变(如BRCA基因突变)、从未生育或不育、使用激素替代治疗、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等状况的女性,要严格做好体检筛查。

卵巢癌起病隐匿,不易察觉,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国家癌症中心2024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6.1万名女性被确诊为卵巢癌,约3.2万人死于该疾病,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卵巢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仍在不断上升。

活动现场,除了妇科肿瘤领域专家,还邀请到肿瘤科、放疗科以及临床营养科等学科专家为市民提供包括问诊、健康指导、专家B超检查及妇科恶性肿瘤易感基因检测等服务。义诊现场,不少患者早上七点多就赶来等候,还有外省市病友慕名而来。

“让大众了解这个可怕的‘沉默杀手’,是每一位妇产科医师的职责,这也是仁济妇产科团队自2018年起每年举办妇科肿瘤义诊科普活动的初衷。”活动发起人狄文教授表示。

医学专家同时谈到,相比宫颈癌这类妇科肿瘤,已有HPV疫苗等较好的预防手段,卵巢癌的预防手段还比较缺乏,但这并不是说就此“放任”。

关于如何预防卵巢癌,仁济医院妇产科主任邱丽华提醒,有卵巢癌、乳腺癌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应尽早基因检测,明确患病风险;携带卵巢癌高危基因的女性,生育后可考虑预防性切除输卵管/卵巢以降低风险。口服避孕药、怀孕、哺乳可降低卵巢癌风险,但长期口服避孕药需医生指导。此外,高危育龄女性应在生育前咨询遗传和生殖学科医生,探讨遗传阻断方案。保持良好的规律作息、运动、多吃蔬果(如胡萝卜素)可降低卵巢癌风险。

活动当天还安排了科普讲座,涵盖卵巢肿瘤的预防、妇科肿瘤营养、妇科内分泌以及妇科体检报告解读等百姓关心的内容,帮助病友及家属树立科学的防病治病理念。

中国工程院院士、仁济医院院长夏强表示,仁济医院妇产科近年在疑难复杂妇科肿瘤诊治以及女性生殖健康科普教育等领域不断开拓创新,未来将继续依托医院综合实力及MDT多学科综合诊治,进一步提高妇科恶性肿瘤诊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