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日,日本农林水产大臣江藤拓向首相石破茂提交辞呈。石破茂当天火速任命前首相之子小泉进次郎接任。
18日,江藤拓在公开场合表示“别人送的米多到能开店售卖”。此言在日本“米荒危机”持续的背景下引爆民怨。在野党集体发难,施压要求其辞职,并威胁提交不信任动议。
作为石破内阁首位“落马”阁僚,江藤拓这场闪电辞职让深陷支持率危机的石破政权再遭重创,也给7月的参议院选举蒙上不确定性阴影。
“何不食肉糜”
事件源于5月18日自民党佐贺县支部的筹款宴会。面对持续飙升的米价,江藤拓在演讲中竟称自己从未买过米,“支持者送的米塞满食品库,多到能开店售卖”。
此番言论立即引起舆论哗然。民间迅速给这位失言大臣贴上“高高在上”,“不识人间疾苦”等标签。
尽管江藤拓次日辩称,“米多到能开店”仅是修辞,还改口说“实际上自己经常买米”,但舆论怒火仍难以平息。
在野党阵营也迅速集结炮火。立宪民主党党首野田佳彦批评其“激怒国民”,国民民主党干事长榛叶贺津直接斥其“何不食肉糜,这种官员该立即辞职”。
在此背景下,反对党联合起来质疑江藤拓的资历,并考虑提交不信任动议。
面对舆论风暴,江藤拓仅坚持了三天便狼狈请辞。他于21日向石破茂提交辞呈,并再次向公众道歉。此前,石破茂还以“农政面临挑战”为由对其作出挽留姿态。
目前,江藤拓的接任者锁定为政坛世袭人物小泉进次郎,他是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的儿子,曾担任过环境大臣。外界猜测,此时任命小泉进次郎能暂抚党内不满情绪,并借其明星效应提振内阁形象。
刺痛民众神经
去年夏季以来,受极端高温致大米歉收等因素影响,日本大米价格持续攀升。
即使日本政府今年3月起三次拍卖储备米,仍未能阻挡价格上涨。
日本农林水产省本月数据显示,截至5月11日的一周内,一袋5公斤装大米均价为4268日元(约合213元人民币),较前一周上涨54日元。
这一价格达到去年同期的两倍多,再次创下了有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此前,同重量大米的价格在2000至3000日元左右。
米价飞涨直接影响民众生活,不少家庭被迫调整饮食、减少米饭摄入、转向面食。
与此同时,日本税收、社会保障负担、能源价格上涨,构成了普通民众生活的“三重苦”。
在此背景下,江藤拓那句“我从没买过米”显得格外刺耳。
事实上,江藤拓早有“失言”前科。今年2月,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被质问米价高涨的问题时,江藤拓一句“食粮法里没有要求价格稳定的条文”当场引发争议。而后他又称自己“搞错了”,尴尬道歉。
还有舆论指出,江藤拓提到的“支持者送的米”可能涉及法律问题。根据日本《政治资金规正法》,任何超过5万日元的捐献,都得在政治资金报告书中详细记录。如果那些“塞满食品库的米”未在报告书中列明,就属于政治资金的灰色地带。
而江藤拓去年还因政治资金报告书漏报被批评,当时他以“事务性错误” 进行搪塞。
石破内阁雪上加霜
去年10月众议院选举中,自民党惨失单独过半席位,依靠联盟伙伴公明党勉强维持执政。
有分析指出,随着“黑金丑闻”持续发酵,少数派政府执政艰难,石破茂在党内也陷入势单力孤的境地。此外,自民党前不久还陷入“商品券”丑闻,反腐不力备受诟病;日美贸易谈判也进展迟缓,协议达成显得遥遥无期。
如今,多项民调显示石破内阁支持率持续探底:共同社最新数据显示其支持率跌至27.4%新低;《每日新闻》更录得22%的支持率,意味着石破内阁连续3个月处于“危险水域”(低于30%)。
今年7月初,日本将举行参议院选举,石破茂所在的自民党必须获得至少125个席位才能维持住多数优势,否则其连任之路将异常艰难。
眼下,江藤拓因不当言论,成为石破内阁首位下台的阁僚,对自民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有分析指出,这一事件持续放大舆论对政府的批评声浪,进一步动摇内阁稳定性,还可能直接冲击执政党在参议院选举中的选情。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原标题:《“米多到能开店”言论惹众怒,日本农林水产大臣辞职》
栏目主编:杨立群 文字编辑:杨立群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徐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