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县域经济的版图上,昆山与江阴并列“双子星”。日前,两座县级市相继发布2025年一季报,昆山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62.34亿元,同比增长6.4%;江阴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90.96亿元,同比增长5.4%。
作为全国前两位的经济强县(市),昆山与江阴5000亿级的经济体量,超过乌鲁木齐、兰州、呼和浩特等7个省会(首府)城市,同时超过芜湖、赣州、遵义、淄博等地级市。
2024年,是昆山蝉联全国“百强县”之首的第20年。细看昆山2025年一季度的经济答卷:地区生产总值1162.34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高于苏州、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
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工业的强势支撑。一季度,昆山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2862.02亿元,增长6.8%,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今年2月,立讯百亿重大产业项目签约仪式在昆山举行。此次签约项目总投资120亿元,是近三年昆山投资额最大的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800亿元,并带动多家上下游企业加速集聚苏州。
昆山因外向型经济而崛起,一季度,昆山进出口总值1868.7亿元,同比增长5.9%,进出口、出口、进口均创历史同期新高。今年以来,昆山企业积极开拓中东欧、东南亚、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对东盟、韩国、印度进出口分别为303.8亿元、149.5亿元、126.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2.5%、8.6%、146.9%。
去年,江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26.13亿元,成为继昆山之后江苏乃至全国的第二座5000亿县级市。
江阴依靠本土民营企业而发展壮大。民营经济贡献了江阴70%以上的GDP和税收、80%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产值、90%以上的企业数和就业数。
今年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从企业规模看,全市大型企业增加值增长11.3%;中型企业增加值增长3.3%;小型企业增加值增长8.0%。
4月25日,江阴召开全市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会议部署了下阶段重点工作。会议强调,要坚定不移强工业,要紧盯项目扩投资,要全力以赴稳外贸,要抢抓机遇促创新,要多措并举拓消费。
来源 | 观江东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