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新闻记者 范程程
果洛藏族自治州有一群“生态卫士”,他们用脚步丈量群山,用责任守护绿色,用坚守诠释担当。如今,越来越多的生态管护员加入到了工会大家庭,“娘家人”不仅为管护员们提供了权益保障和生活关怀,更凝聚起强大的生态保护力量,为守护“中华水塔”注入新的动力。
5223名生态管护员入会
5月6日,虽然时令已至立夏,但5月的果洛,仍然有些凉意。天一亮,班玛县亚尔堂乡日合洞村生态管护员华子身着橘黄色工作服,跨上摩托车,载着干粮和装备驶入巡逻地。这样的清晨,他已重复了7年。7年间,华子的足迹遍布巡护之地的每一个角落。
“这些年,我们这个地方变化很大,森林中的树木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物种也更丰富了,还能看见各种野生动物,这种明显的变化让我感到非常高兴,这是我们坚持保护生态的成果。通过各类宣传,当地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明显增强了,这点使我非常高兴。”华子说。
果洛州地处青海省东南部、三江源腹地。据介绍,2012年,青海省率先实行“一户一岗”的生态管护员制度,生态管护员成为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力量,保障了生态环境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2021年以来,青海省总工会结合本省生态管护员日益增多的实际,坚持以“哪里有农民工,哪里就有工会组织”的思路制订工作方案,确定按照系统工会、基层工会、工会分会、工会小组四级组织架构,逐步吸收三江源生态管护员入会。
目前,果洛州有生态管护员10717名,其中,林地生态管护员4443名、草原生态管护员6023名、湿地生态管护员251名,入会人数5223人。
暖心服务传递工会温度
“你好!我是班玛县总工会的工作人员,请问你是仁增措吗?生态管护员入会的事情需要到现场和你对接一下。”班玛县总工会干事求桑多杰在电话中询问后,走出办公室,前往仁增措所在的位置。
仁增措是班玛县亚尔堂乡日合洞村的一名生态管护员,已经在这个岗位上默默坚守了8年。接到县总工会工作人员的电话时,她正在山上巡逻。
仁增措说:“我们生态管护员的职责是保护野生动物,阻止乱采乱挖,保护生态环境。加入工会后,我感受到了更多的关怀和支持,这让我更加坚定了守护这片绿色家园的决心。”
求桑多杰介绍,过去由于生态管护员工作地点偏僻、信息获取不便,加入工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班玛县总工会主动作为,深入林区开展入会办理工作,安排专人现场指导和帮助。此外,工会还对生态管护员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健康体检、心理辅导等关爱活动,以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在久治县,工会还组织生态管护员到医院体检,为他们送上各种福利。久治县智青松多镇沙克村生态管护员让克感慨地说:“久治县总工会带我们到医院体检,还给了我们各种福利,他们全程很照顾我们,细致认真,带我们仔细检查了身体,我衷心地感谢工会组织。”
定期体检、深入林区开展入会办理……这一系列的贴心服务,让生态管护员们感受到了工会“娘家人”的温暖。
力争建会入会率达到90%以上
生态管护员的工作不仅关乎生态环境的保护,更紧密联系着当地群众的福祉。玛多县玛查理镇野牛沟村生态管护员日才说:“我们当上生态管护员后,不仅生活水平提高了,家乡的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好,今后我要继续保护好我的家乡。”
玛多县总工会常务副主席玛沁加介绍,果洛州总工会启动为期三年的生态管护员入会建会行动以来,玛多县总工会已顺利完成了2000多名生态管护员的入会工作,并计划在10月底前积极推进剩余900多名生态管护员的入会进程。
为支持生态管护员的工作与生活,玛多县总工会实施了一系列福利政策,包括去年年底慰问入会生态管护员,对家庭困难人员开展帮扶等,旨在通过工会的关怀,激励生态管护员更好地守护三江源,共同促进生态环境持续健康发展。
为织密建强工会在生态管护领域的组织体系,实现生态管护员建会入会基本覆盖,更好地凝聚生态管护员队伍,维护其合法权益,果洛州总工会率先在全省研究制定《果洛州生态管护员建会入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从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实施步骤、组织保障等方面对生态管护员建会入会工作作出安排部署,计划利用2024年至2027年三年时间,通过“单独建、牵头建、联合建”等多种方式,平均每年纳入工会组织生态管护员3000人以上,总体发展生态管护员会员1万人,建会入会率达到90%以上,逐步形成生态管护员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的常态化工作机制。
如今,在果洛州的广袤土地上,生态管护员们正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守护着这片绿色家园。他们的身影成为青藏高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为三江源的生态保护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来源:西海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