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佳慧(黑龙江大学)
今天是母亲节,祝愿全天下的妈妈们节日快乐。
母亲节前夕,各大电商平台接二连三推出促销活动。历年来,母亲节都是营销炒作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在这些五花八门的营销套路和大众盲目跟风下,“陪妈妈过母亲节”似乎成为了对网红过节模板“复制粘贴”的一种套路形式,而偏离了节日乃至于节日礼物原本所要表达的对母爱感激与回馈的实质。对于此类现象,我们必须明确:母亲节不应该变成营销节,母亲节要为妈妈献上最适合她的“礼物”。
母亲节,可以将心意浓缩在一份礼物之中送给妈妈。母亲含辛茹苦地将我们抚育成人,我们怎样向她去表达爱意都不算为过。但在各大购物软件首页,有关母亲节赠礼的热门推荐产品大多存在高额溢价,对学生群体来说过于昂贵、难以承担。因此落到实处上,送妈妈的礼物要量力而行,并不是所谓的越贵越好,更不必超出我们目前所能够承担的能力范围。像小时候我们为妈妈献上一支歌、画上一幅画,便能让她笑得很开心那样,是孩子对妈妈最真挚的爱将人打动。礼物无需多大,都是我们对妈妈的一片心意。
给妈妈的礼物不是盲目选择,而是要读懂妈妈的需要。在方便快捷的现代社会,我们动动手指就能找到各种各样对母亲节礼物的“博主优选”“网红推荐”。母亲节前夕,“别问妈妈要不要,直接给她来一套”成为商品销售的主打话术。我们在为母亲寻找礼物的时候,容易被营销冲昏头脑,反而对于她们的真实喜好视而不见。千篇一律的礼物忽视掉了礼物本应表达的真情实感,很多时候,妈妈收到礼物的开心只能源自于“这个礼物是我的孩子送的”,而非“我孩子送的礼物是我真正喜欢的”。这种我们自以为的“对你好”,有时反而成为了一种对于妈妈的绑架和负累。因此我们不能自顾自地“跟风”对妈妈好,而是要对妈妈的境遇、情绪、喜好有真切感受,量身订制为她选择或打造节日赠礼,让礼物送到妈妈的心坎上。对妈妈好绝不是自我感动,更多地体会妈妈的感受才能找到妈妈真正需要的、最好的礼物。
对母亲的关爱不仅在于物质,更在于精神;不仅在于母亲节这一天,也更在于日常的生活。我们想要真正地关心妈妈,就要在精神上关怀她,在日常陪伴她。常回家看看不能只挂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上,精神上的陪伴是物质礼物永远也无法补足的部分。向母亲表达爱的方式可以是闲暇时间的一通电话;可以是对母亲“少玩手机多睡觉”的叮嘱。与其说母亲节是某一天的庆典,不如让它成为365天的温暖守候,我们的关心与爱是赠送给妈妈最好的节日“礼物”。
重要的不是母亲节一天,而是与母亲相处的每一天。声势浩大的营销推广并不能涵盖并满足千家万户中千千万万位母亲真实的需求与渴望,让妈妈真正感受到“母亲节快乐”要作为孩子的那个人付出真心才能做到。母亲节要过得真情实意,就要对妈妈好,为妈妈做点实事,别把母亲节过成“营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