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周末,古南门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8月8日—10日,“秀山秀水秀盛夏 疗疾疗身疗心灵”漓江中医夜市在此举办,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参与。 作为首次进入桂林市区的中医夜市,这场充满新意的活动设置了七大特色专区,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市民游客的周末夜生活,不仅带来了丰富多样的体验,也让大家沉浸式感受到了中医的魅力,现场热闹的互动氛围“圈粉”无数。据了解,未来桂林还将持续推出更多“接地气”的中医药活动,真正让中医药文化融入日常生活的烟火气中。

七大特色专区开启中医文化“新玩法”
8月8日下午6点,漓江中医夜市在古南门热闹开市。本次中医夜市活动由桂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桂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桂林市中医药管理局、秀峰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全市20多家医院、企业在现场设点摆摊,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医药文化盛宴。
本次活动由一场八段锦表演拉开序幕,来自桂林市中医医院的十余名医护人员跟随着舒缓的音乐,凝神静气,缓缓起势。他们身姿挺拔,一招一式颇有章法。过往市民和游客纷纷停下脚步,或举起手机记录,或静静观赏,还有人按捺不住兴致,也跟着比划起来。
记者在现场看到,此次中医夜市共设置了49个摊位,分为中医义诊、中医适宜技术体验、中草药展示、药膳药茶品尝、中医药文创产品展示、知识互动问答、中医药文化展览等七个特色专区,向市民和游客全方位展示中医药文化,各个摊位均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义诊摊位上,多位经验丰富的医生端坐桌后,凝神为市民把脉,并为他们提供健康咨询,量身定制养生和治疗方案。在中医适宜技术体验区,不少人正排队等待,经验丰富的医生耐心地询问着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一边细致讲解推拿、刮痧、艾灸、拔罐等技术的原理与功效,一边根据不同情况调整手法与力度。
除了问诊和中医疗法,药膳和中医药文创产品也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在药膳药茶摊位,中药奶茶、紫苏凉粉、八珍芝士、乌梅饮、苹果元气饮等一字排开。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些药膳大多都由药食同源的食物制作而成。这些小吃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品尝,不时有人发出赞叹:“没想到中药还能这么吃。”
一旁的中医药文创产品展示摊位中,耳环、胸针、簪花、香囊、熏香等物件让人目不暇接。这些文创产品巧妙地将中医药文化与时尚美学融合,其中一些特别的手串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记者看到,这些手串乍一看与普通手串并无太大差别,但凑近细瞧,就发现它们都有着特别的名字:醒脑通窍手串、健脾化湿手串、驱蚊除螨手串……市中医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唐茂芝介绍,醒脑通窍手串由薄荷、龙脑、丁香、藿香等制作而成,健脾化湿手串含有苍术、龙脑、白芷、藿香等药材。“我们先把这些药材研磨成粉,再放入模具中压制,做成了手串。”唐茂芝说。
市民游客沉浸式体验“中医魅力”
中医夜市出摊的三天时间里,古南门化身为中医药文化的“沉浸式体验场”,每晚都有很多市民结伴前来。市民的交谈声、医护人员的讲解声与中草药的淡淡清香交织在一起,大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中医药的独特魅力。
记者在现场看到,市中医医院的义诊摊位前排着长龙,不少市民耐心等候与医生交流。该院医务部主任刘小军介绍,医院共派出了12位专家到现场参与义诊,涵盖中医全科、内科、儿科、脾胃肝病科、骨伤科等科室。“这些医生有广西名中医、桂林市名中医,很多医生的号平时都是比较难挂的。”
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摊位上,有的市民在进行健康咨询,有的市民在体验固元灸、耳部刮痧等中医特色疗法,整个摊位忙碌而有序。该院副院长陆雪萍介绍,每晚至少有8位专家参加义诊。“我们医院的中医特色治疗门诊平时也得到了很多患者的认可,所以我们把这个门诊中的一些特色疗法带到了现场,方便大家体验。”
8日晚上7点半,记者在现场见到了市民莫先生。他表示,在网上得知中医夜市的消息后,自己专程从临桂赶来。“我是来看中医全科的,这位医生的号平时经常约满,要提前好多天才能挂上。今天,她给我把了脉,也开了药方,对我还是很有帮助的。”在莫先生看来,中医夜市对老百姓来说十分方便,他期待这样的活动今后多多举办。
在解放军第924医院的义诊摊位上,市民孔女士体验了细致的中医把脉。“医生除了给出健康建议,还贴心地送了我手工熬制的酸梅汤消暑。”她开心地表示,这场活动非常接地气,希望能有更多人了解和亲身体验中医技术。“中医不只是书本里的古老学问,它本就该融入我们的生活,实实在在解决问题。”
不仅是市民,本次中医夜市还吸引了不少游客参与。在中医适宜技术体验区,来自广东的游客莫女士和朋友刚做完肩颈刮痧,还准备继续体验一把耳部刮痧。“我们正好在附近玩,看到有中医夜市,就顺便过来逛逛。”她告诉记者,自己对中医文化比较感兴趣,但还是第一次见到中医夜市,感觉非常新奇。“我们都觉得这种形式挺不错,这里风景也漂亮,散步的同时还能顺便了解健康知识和自己的身体状况,挺有意思的。”
山东游客宋先生体验过后,对中医夜市竖起了大拇指。“这次活动真是刷新了我对中医的认知。我这才知道中药可以加入奶茶、糕点中,吃起来也不会有很明显的药味,而且还能做成手串、香包,真的太神奇了。”说着,他兴冲冲地从背包中掏出了刚买的“战利品”向记者展示,眼里满是惊喜。
未来将推出更多接地气的中医药活动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凝聚着千年的智慧与传承。记者从桂林市卫健委了解到,桂林作为中医药资源大市,有着底蕴深厚的中医药文化。
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广西是中国的“南方药库”,中药资源物种达7542种,其中,桂林本地的野生药用植物有3600多种。“中医药文化根植于老百姓内心,大家对中医的接受度很高,也越来越认可。而且,国家也提倡中西医结合,各展所长。”他表示,近年来,桂林已经建成了21家自治区级中医药示范基地,并推动中医适宜技术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让“漓水青山、养生桂林”成为桂林新名片。
该负责人介绍,市卫健部门始终致力于让中医药“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此次开展中医夜市活动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文化需求,让更多人体验到中医药的魅力。他告诉记者,目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2025年“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中医夜市是其中一个活动形式。
“之前,平乐、灌阳、阳朔等地举办过中医夜市,群众反响很好,这次我们在市区举办的中医夜市规模更大。”该负责人说,与白天摆摊相比,夜市的人员会更加集中,更多专家能利用业余时间参与进来。“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需要与之配套的世界级医疗服务体系,而中医是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外,来桂林的外国游客很多,我们也希望大家能通过这种形式加深对中医以及桂林中医药特色的认知。”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市卫健委正在对“中医夜市”这一形式进行探索,下一步可能会将其办成常态化的活动。“比如说,市中医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可以利用本院优势,在院内开展中医夜市活动。”据了解,市卫健委将以本次漓江中医夜市为起点,继续举办更多接地气、惠民生的活动,让中医药更好地滋养大家的生活。
来源: 桂林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