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我们的前沿科技】光明日报北京3月8日电 记者杨舒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作物智能设计算法模型创新研究组成功研发一套新的人工智能算法——自动化机器学习框架,通过将农作物的气象环境大数据与基因组信息深度融合,实现了作物精准遗传分析与基因组预测,为作物智能设计育种提供了有效工具
2025-03-09
Manus火了,并非第一个通用AI智能体,也没有硬核底层技术创新
解放日报 仿佛一夜之间,来自中国企业Monica的Manus火了。但不同于DeepSeek引发的惊喜,很多科技圈内人有点懵:它既不是第一个AI智能体,也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通用智能体,怎么就火了呢?我们姑且不讨论背后是否有企业营销以及自媒体的蹭流量、博关注,Manus客观上引发了大众对AI智能体的好
2025-03-07
海报新闻记者 周凌峰 报道2025年3月,华为正式组建医疗卫生军团的消息震动了医疗圈。这家以通信技术起家的科技巨头,继布局汽车、能源等领域后,将目光投向医疗健康赛道。从早期试水到系统性攻坚,华为的医疗战略究竟是行业趋势的必然选择,还是偶然性的商业探索?战略聚焦:为何选择“军团”模式?记者注意到,华为
2025-03-13
近期,来自深圳市福田区的首批11大类70名“AI数智员工”正式上岗,引发广泛热议。这些特殊“员工”结合各项业务流程量身定制,可满足240个业务场景的使用需求。在公文处理中,它们的格式修正准确率超95%,审核时间缩短90%,错误率控制在5%以内;“执法文书生成助手”将执法笔录秒级生成执法文书初稿;“安
2025-04-20
OpenAI GPT-6训练规模将创历史新高:预估10万张H100 GPU
IT之家 3 月 1 日消息,科技媒体 smartprix 昨日(2 月 28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 OpenAI 在介绍 GPT-4.5 模型的视频中,意外泄露了 GPT-6 训练可能需要的 GPU 数量,暗示其规模将远超以往。IT之家注:在 GPT-4.5 模型介绍视频的 2 分 26 秒处,O
2025-03-01
澎湃新闻记者 朱轩 张静3月6日凌晨,中国AI团队Monica发布AI智能体Manus,号称是“全球首款通用型AI智能体产品”。一夜之间,Manus引发全球AI行业热议,同时也伴随着“过度营销”等质疑。闲鱼上不少卖家在售卖Manus邀请码和相关服务。目前,Manus需要通过邀请码才能试用,而申请邀请
2025-03-07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AI+”再次成为代表和委员热议的话题。AI赋能文旅产业,AI驱动碳排放管理模型,AI赋予现代农业更聪明的“大脑”。“AI+”背后,是近两年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迅猛发展。从谷歌的Transformer模型到OpenAI的GPT系列,大模型技术的参数规模从数亿迅速攀升至万亿级别,展现
2025-03-05
从Manus爆火看中国AI产业动向 专家:结合自身优势摆脱“内卷式”竞争
海报新闻记者 田柳 北京报道近日,一款AI Agent(智能体)产品Manus刷屏各大社交平台,在短时间内成为国内AI大模型领域的热门话题。3月11日,海报新闻记者实地探访了Manus团队在北京的办公地——海淀区epark花园路社区。园区内有三个共享办公楼,记者注意到,Menus团队所在的1号共享大
2025-03-13
智己携手阿里巴巴发布IM AIOS,智能汽车“奇点时刻”来了
从今年年初开始,AI话题的热度始终不断,人工智能俨然成为了今年的一大关键词。在AI的赋能下,各行各业都迎来了进一步转型升级的机会,一场席卷全球的科技革命正迅猛而来。例如在汽车行业,背靠上汽集团的智己汽车已经开始抢占AI汽车时代的制高点,其在近日联合阿里斑马智行重磅推出了全新的IM AIOS智能座舱。
2025-03-17
智源研究院院长王仲远:长期看人形机器人有优势,但短期在产业落地上仍有难点
红星资本局3月29日消息,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以下简称“智源研究院”)院长王仲远接受了红星资本局在内的媒体采访。王仲远在回答红星资本局时表示,各种构型的机器人都可以接入具身智能,具身智能也不是为人形机器人单独设计的一种智能。长期看人形机器人有优势,但短期在产业落地上
2025-03-29